
A、画中的孩子在回答妈妈的话,你觉得妈妈说了什么?
1.把玩具借给别人玩 2.为什么不会 3.好孩子要安静 4.不话捣乱
B、孩子怎么回答聚聚的?
1.但是…… 2.对不起 3.不要! 4.为什么
让你无法接受,感到痛苦的事情是什么?你原本想怎么做?虽然脑子里很清楚,但是如果心里不能接受的话,就会变成你不满的原因。
1.被强调牺牲
对你来说,担当被给予的任务就像杀掉自己一样痛苦。比如如果被说“因为你是女生”“因为你已经……岁了”,你会变得很烦躁。你希望别人能看到你的个性而不是你的身份。
2.被比较
你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,但这却不被社会接受,真是太不合理了。每次被说到“你还不会做啊”“为什么还不结婚呢?”时,你就想大叫。你希望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能得到尊重。
3.无法真实表达
明明想说“累了”“现在很忙”,但却无法说出来,你总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,不照顾自己的情绪,这样就会累积压力。想要去注意但却无法表达,这让你很不满,你想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4.被妨碍
你很想挑战,但总是被周围的“很危险哦”“社会可不好混”之类的声音扰乱,最后失去学习的机会。类似的事情会让你很痛苦。自身责任这个词的分量,不用说,正是你所感受到的。
本题探寻你感到不满时采取的行动模式,我们来看看这个行动的优缺点。
1.先说出自己的主张
被误解或勉强时,你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。虽然有自己的主张是优点,但你不太认同相左的意见,会有很多借口,这就成为一个问题。道歉的时候一定要真诚。
2.先道歉
你能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遏制对方怒不可遏的情绪,有缓和气氛、安慰别人的能力。但如果总是不擅长表达自己就会被对手轻视,如果被人误以为是没有主见的人就很可惜了。不要只是道歉,把理由也说出来吧。
3.先以感情为出发点
对于所想的事情能够一语中的,你比其他人正直、直率。虽然没有心机是好事,但如果总是感情用事的话就可能让人觉得你是不好应付的人。有时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。
4.先听一下理由
你不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会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,可以说你是一个以理性来对待事物的人。但如果你过于用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的话,可能会让人有“被当成笨蛋了”的感觉。态度再温和些,不要被别人认为是个傲慢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