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传统术数的智慧体系里,生活中的种种细微征兆,都可能是命运的神秘暗示。壬申日午时,阳光炽热,一位易学大师正于街头漫步,忽见一位少年从正南方兴高采烈地走来,脸上洋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大师好奇询问少年所喜何事,少年却称并无喜事。这一情形引发了大师的兴趣,凭借深厚的术数功底,大师决定起卦占测,探寻背后隐藏的信息。
依据术数原理,少年对应艮卦,便将艮卦定为上卦;少年来自正南方,南方对应离卦,以此作为下卦,二者组合成山火贲卦。艮卦数七,离卦数三,再加上午时对应的七数,三者总和为十七。以六除十七,商二余五,由此确定山火贲卦六五爻为动爻。查阅《易经》,山火贲卦六五爻辞记载:“贲于丘园,束帛戈戈,吝终吉 。” 此爻辞寓意先忧后喜,总体呈吉象。
从卦象来看,山火贲卦变卦为风火家人卦,互卦包含震卦与坎卦。在这一卦象体系中,离卦为体卦,本卦、互卦、变卦的五行关系均为生扶体卦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大师据此推断:“你在十七日内,定会迎来订婚的喜讯。”
时光流转,到了第十七天,少年果真成功定亲,大师的预言精准应验。这次占测经历,深刻体现了传统术数的精妙之处。大师凭借对术数理论的精通,敏锐捕捉到生活中的微妙信号,并借助卦象和爻辞进行深入分析,准确预见了未来的发展。
这一占测实例不仅彰显了术数的神奇,也为后人理解和运用传统术数,打开了一扇深入探索的大门,启发人们在生活中洞察细节,感知命运的微妙律动。